本站网站群  | 怀旧感 | 儿童岛 |
金猪宝宝少儿网--故事频道--第二集:小国大业(荷兰)[CCTV]
返回故事首页
  当前位置:故事频道首页--历史故事--第二集:小国大业(荷兰)
第二集:小国大业(荷兰)
浏览:8979
作者【CCTV】 分类 【历史故事
2008-6-25

  荷兰人建立他们的政府,包括国家政府、地方政府都是为他们的商业利益服务的。

  荷兰国务委员 约里斯·福尔胡弗:

  当时欧洲不同的王国王室之间进行不停的争斗,荷兰始终在这些争斗中保持中立,而且它更专注于经济的发展。

  历史学家们比较一致的意见是,荷兰的市民是现代商品经济制度的创造者,他们将银行、证券交易所、信用,以及有限责任公司有机地统一成一个相互贯通的金融和商业体系,由此带来了爆炸式的财富增长。

  到17世纪中叶,荷兰联省共和国的全球商业霸权已经牢固地建立起来。此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拥有15000个分支机构,贸易额占到全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悬挂着荷兰三色旗的10000多艘商船游弋在世界的五大洋之上:

  在东亚,他们占据了中国的台湾,垄断着日本的对外贸易;

  在东南亚,他们把印度尼西亚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他们建立的第一个殖民据点——巴达维亚城,构成了今天雅加达的雏形;

  在非洲,他们从葡萄牙手中夺取了新航线的要塞好望角;

  在大洋洲,他们用荷兰一个省的名字命名了一个国家——新西兰;

  在南美洲,他们占领了巴西;

  在北美大陆的哈得逊河河口,东印度公司建造了新阿姆斯特丹城,今天,这座城市的名字叫做纽约。

  荷兰阿姆斯特丹历史博物馆 馆长 洛德韦克·瓦赫纳尔:

  阿姆斯特丹人是怎么看待自己的呢?请看这幅图,这幅《阿姆斯特丹女神》。17世纪阿姆斯特丹是世界的中心。这就是为什么阿姆斯特丹女神的手放在了地球的上面。我们的世界,我们的地球,这个世界是我们的。

  马克思这样评价道:1648年的荷兰:已达到了商业繁荣的顶点。

  正是在1648年,阿姆斯特丹的市民们决定建造一座新的市政厅。出于对质量的考虑,市民们没有预先规定工程完工的期限。实际上,他们一共花费了八年的时间和超过70吨的黄金,来营造这座宏伟的建筑。

  只有正在创造历史的人们,才会有这种追求不朽的野心。

  1656年,新的市政厅落成了。市民们进行了连续七天的狂欢。冯德尔,这位被称为荷兰“莎士比亚”的伟大诗人,特意为市政厅写了一首颂歌,歌词里唱道: “……我们阿姆斯特丹人扬帆远航……利润指引我们跨海越洋。为了爱财之心,我们走遍世界上所有的海港。”

  在冯德尔创作这首颂歌的时候,荷兰东印度公司派出的一个外交使团,扬帆远航去了遥远的东方。

  1656年,荷兰使团到达北京。入主中原刚刚八年的大清朝廷,以一种兴奋的态度接待了他们。但荷兰人遇到了那个时候所有到中国的外交使团都会遇到的一个麻烦,就是在觐见皇帝时必须行三拜九叩的大礼。事实上,一直到18世纪末,几乎没有一位欧洲国家的外交官愿意接受这种苛刻的天朝规矩。但是,荷兰人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顺治皇帝接见了荷兰使团,并高兴地赏赐给这个来自世界上最富庶国家的使团大量礼物。回到住处,一个叫约翰·尼·霍夫的使团成员写下了他们答应跪拜条件的原因:“……我们只是不想为了所谓的尊严,而丧失重大的利益。”

  荷兰人的重大利益是什么,就是通商和赚钱。

  作为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共和国,17世纪的荷兰从贸易中获得的巨额财富没有体现在王公贵族的豪奢宫殿中,它们被中产阶级商人们用来建造和装饰自己的住宅。荷兰人富裕的生活图景,被弗美尔、伦勃朗等一批卓越的现实主义画家真实地记录下来。

  荷兰伦勃朗纪念馆 博士 桑德拉·贝希托尔:

  在阿姆斯特丹有很多的艺术家,我们知道17世纪的时候,荷兰出现了大量出色的油画作品。17世纪中期,在阿姆斯特丹大约有800万到1500万张油画作品。那时,每个人都喜欢油画,每个阶层的家里都有油画,人们可以在市场买到这些作品。

  在这些作品中几乎看不到国王、大臣和贵族,普通人、平凡的生活成为艺术殿堂的主角。一贯被忽略的芸芸众生,他们的喜悦、忧伤、内心中涌动的情感,甚至隐蔽的欲望,都被一一描绘下来。

  这是17世纪的艺术大师弗美尔笔下的一个普普通通的荷兰清晨。温暖的色调、正常的生活秩序,构造出平静、祥和的氛围。主人公身上洋溢着蓬勃的生命力。只有良好的营养,充足的睡眠才能塑造出如此健康的体型。这种专注、平和的表情,只会出现在那些没有对饥饿的恐惧,不用时刻担心流离失所,在富足的环境中度过一生的人们的脸上。



文章分页:[1][2][3][4][5][6]

你是第2450117位访客
赣ICP备11005291号 美工制作&程序设计:风知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