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宣布登基的时候,他宣誓忠于1789年的革命原则,也就是说尊重人权、自由、平等,他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要通过这个民法,确立革命的原则。
这部1804年正式实施的《法国民法典》,是由拿破仑下令起草的.在围绕法典草案召开的102次讨论会中,正在领导战争的拿破仑亲自参加了97次。后人把这部沉淀了启蒙思想和大革命精神的民法典称为《拿破仑法典》。
在两个世纪后的今天,法国的现行法律仍基本遵循《拿破仑法典》。《法典》对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因为,拿破仑将它带到了自己征服的每一片国土上。
1811年,随着连续四次反法同盟的灰飞烟灭,整个欧洲都快要变成法国的了:拿破仑自己兼任着意大利国王、莱茵联邦的“保护人”和瑞士联邦的仲裁者。他的兄弟们分别担任了西部牙、葡萄牙、那不勒斯、荷兰和威斯特伐利亚的国王。统领波兰的是他手下的元帅;奥地利和普鲁士是他的战败国,庞大的沙俄也成了谦卑的小伙伴。
拿破仑把法国带到了自路易十四之后的又一个辉煌的顶峰。不同的是,在拿破仑时代,伴随帝国扩张的,是法国大革命思想在全欧洲的传播。
采访:法国巴黎第一大学拿破仑学院 教授 奥立维·布登
这些国家被拿破仑征服以后,他直接或间接地在这些国家确立了新的原则,即法国革命的原则、平等的原则并摧毁封建制度。
拿破仑把有史以来最大的荣耀带给了法国。在37岁生日的那天,他亲自为凯旋门奠下第一块基石。沉浸在胜利中的拿破仑不会料到:他本人并没有机会从凯旋门下凯旋。
从俄国冰冻的荒原开始,最后经由滑铁卢的惨败,当了11年皇帝的拿破仑在大西洋的一个孤岛上终结了自己短暂的辉煌。
拿破仑兵败的根源在于,自由和平等的大革命理念意味着一切民族压迫行为都失去了合法性。被占国的人民先是在拿破仑的指引下觉悟到这一点,然后在这位导师的侵略行为背叛了革命原则时转而反抗。
采访:法国巴黎第一大学 教授 雅克·马塞
人民不爱武装的传教士。战败国人民也反对武装传教。
拿破仑以军事力量和民族压迫来传播自己的价值观念,让法国从称霸欧洲的顶峰,重重地跌落下来。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国家的未来。后来的一位法国政要从拿破仑身上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位伟大人物的一生,对于军人、统治者和政治活动家都是极有教益的,也包含着对于公民们的教训。它教导他们:决不应该让他们的国家听任一个人的权力去摆布。”
拿破仑留给法国一个虚幻的荣光和再次来临的动荡。巴黎的街道成为一次次起义、革命、政变的见证。法兰西的土地成了一个政治哲学的大实验场。1789年之后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法国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革命,两个帝国,两个王朝,还有两个共和国。
动荡之中,大革命的思想原则始终未能真正巩固确立。法兰西将如何选择自己的道路?
历史给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答案。在反复的革命和复辟过程中形成的共和派与君主派,在相持了半个多世纪后,终于不再选择激烈的对抗。在双方的相互妥协下,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诞生了。此时的法国也刚刚完成了国家的工业化。
采访:中国法国研究会 会长 蔡方柏
1870年到1913年这四十多年时间,法国的工业生产几乎翻了一番。应该说,这个时候它是在发展的,但是,它有一个问题。它同别的大国比起来,它的发展滞后,比较缓慢。再举同时期发展的就是德国和美国发展的例子,在同时期,德国的工业生产增长了4.6倍,而美国,增长了8.1倍。
八十多年的动荡,使法国在与欧美大国的竞争中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正当它加紧追赶时,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再次影响了它的发展。
当纳粹德国占领了整个法国时,法兰西彻底失去了往日的荣耀。
法国是否还能再次回到世界大国的舞台上?它将依靠什么力量实现国家的复兴?
法国巴黎圣母院主教 :
那些为了解放牺牲在战场上的人,和那些鼓动者,以及那些指挥者,包括戴高乐将军,和他的一些部下,一些拥护他的人,我们一直为他们祈祷。
每一年的8月28日,在巴黎圣母院都要举行集会,纪念巴黎从纳粹统治下获得解放。
在法兰西面临亡国之际,历史选择了孤身一人在伦敦组织抵抗运动的戴高乐。戴高乐将他的抵抗运动命名为“自由法国”,他说:“法国抵抗运动的烈火不应熄灭,也不会熄灭”。
1944年,象征胜利的法国凯旋门,终于迎来了一次真正的凯旋。
在戴高乐的带领下,为了自由而战的法兰西民族不仅为战胜法西斯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而且为战后法国的复兴铺就了道路。
文章分页:[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