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救货船受潜艇攻击法。 4.冲撞垫。 5.领导商船脱离水雷区域法。 6.涂饰货船,以遮眼法,以焚硬煤法。 7.用潜水浮标,以防海岸法。 8.用浅水炸弹测海深法。 9.护送舰之航海灯。 10.蒙蔽天边法。 11.阻鱼电网。 12.水下探灯。 13.油质烟幕弹。 14.探灯之高速快门,备发信号用。 15.辟水弹。 16.从侧面窥视他舰潜望镜之轮廓法。 17.引诱潜艇之囮法 18.商船于危险区内折行避难法之研究。 19.减少战舰颠簸法。 20.自空气提取气法。 21.保持沉水后潜艇之稳固平衡法。 22.潜艇用验氢存在法。 23.侦察潜艇来袭之诱导天平法。 24.烟中保持潜望镜或其他观察镜之效力法。 25.投射弹前段装卧轮法。 26.最布鲁格(Zeebrugge )港浅水埋鱼雷法。 27.反光镜通信法。 28.瞭望员用器。 29.油弹,备阻碍潜艇视线。 30.煤库内灭火法。 31.侦察敌人飞机法。 32.听声测远器。 33.船舶用电话。 34.发炮瞭望台之云梯。 35.化学反应弹。 36.黑夜望远镜。 37.涂蔽敌人潜望镜用之油。 38.防止水花遮蔽测远器光路之法。 39.保护潜艇炮及他用炮类不锈法。 这些工作实际都是爱迪生本人完成的,或是在自己的实验室,或是在海军基地,由官方派海军人员协助。这些发明全都是防御性的东西,而非攻击性武器,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爱迪生还是厌恶战争的。 大战结束后,爱迪生是唯一获得海军部“特殊勋章”的平民。 但是,由于爱迪生不了解海军传统,海军部有人怀疑他是否能帮助美国海军打赢这场战争。他在几年以后说:“在战争期间,我作了大约40项发明;每一项发明都十分成功,可是他们一项也没采用,都闲置了起来。海军官员讨厌平民插手他们的工作。这些人开办的似乎是封闭公司。” 一种说法是比较客观正确的,海军部只是想借用爱迪生的威望使公众相信政府。爱迪生后来也发现了这点,但他没有时间来抱怨,对他来说,某项发明只是他的生活组成部分,而非最后目的。在他一生中,他对发明只是“发明”而已,至于发明以后的事,他往往扔到一边不顾。 1918年11月,大战结束,爱迪生卸去海军顾问委员会的职务,重返研究所工作。 这时,爱迪生71岁,精神矍铄。他自豪地说:“我的祖父、父亲都活到90岁以上,我到90岁,还有20年,从事于新的发明,有的是时间。” 文章分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 |